近年来,凤山县通过强化政策支持、人才支撑、联农带农,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因地制宜加快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,将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富民产业,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,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
强化政策支持,完善产业发展基础。规划引领发展方向,将中药材产业列入《凤山县“十四五”特色产业发展规划》,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8000亩增长到2024年的1.62万亩,年总产值从600万元跃升至6934.1万元。加强种苗繁育,在原产地科学繁育,保障品种优良,打造800亩道地药材种源保护示范基地和140亩中药材繁育示范基地,主要培育十大功劳、莪术、山豆根等中草药。大力推广石漠化地区林下中药材生态栽培技术,共打造4处、6100亩的十大功劳示范基地。利用“世界长寿之源”优势加强品牌建设,积极申请认证,参加各类展会,向产业生产规范与质量标准看齐,借助电商平台提高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。
强化人才支撑,创新产业发展模式。建立以广西大学等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、种苗公司参与的“企业+科研机构+高校”良种繁育推广体系,打造种源保护和繁育示范基地。深化院企合作,与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,建设3000平方米的功劳木饮片加工基地,深加工开发成系列产品,如功劳木花茶、功劳木酒等。培育乡土专家,成立凤山县中药材行业协会,为发展产业提供信息服务,防范市场风险。发展服务队伍,建立县、乡两级技术培训和服务网络,定期举办技术培训。2024年,全县举办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3场次,惠及2000余人。
强化联农带农,促进产业增收增效。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,推行“公司+基地+合作社 +农户”模式,扶持广西凤山县佳弘种苗有限公司加强配套设施建设,带动产业协同发展。2024年,该公司带动2961户农户(含1103户脱贫户)发展中药材产业,促进群众增收致富。全链条推进产业发展,培育现代中药材企业,带动种植、加工、流通等相关产业发展,增强竞争优势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,支持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,500亩以上的基地优先获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。2024年,通过企业引领示范发展,带动35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